慈照寺重生:古韵新篇

时间:2024/8/30 17:51:21 来源:中国时报在线网

慈照寺重生:古韵新篇

        2024年8月28日,徐州市文联原副主席安启杰、江苏省节庆协会副会长、市旅游局原副局长闫书杰、《当代徐州》编辑部主任安可、徐州民俗学会副会长张文一等共同参访了徐州市铜山区汉王镇马场村慈照书院。这座书院座南朝北依山而建,古朴典雅,环境优美,构建方正,古色古香。由于常有全国各地专家学者来访,慈照书院名闻遐迩。

        书院院主人薛兰女士娓娓道来慈照书院的过往今生:

据考古专家考证,慈照书院原址是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距今已有400多年历史的慈照寺。它曾几度衰落,又多次得到修复。就在书院东廊坊的墙壁上,至今仍镶有两块石刻,记载着“大清嘉庆18年11月上浣重修东廊坊的建造人”。

        薛兰女士讲述到她与慈照寺的缘份源自她的父亲薛天民,薛天民先生是这里走出去的最后一位俗家弟子。而说起父亲,就必须提及她的爷爷薛志澜,在日寇侵占中国时,他是一位英勇的抗日英雄。1938年徐州沦陷后,他积极投身抗日武装,立下了赫赫战功。然而,1940年,他在一次与日军的遭遇战中不幸壮烈牺牲。

慈照寺重生:古韵新篇


1945年,薛兰的父亲薛天民九岁时,被慈照寺的梦善亦大和尚收养。全国解放后,寺庙的僧人大都还俗,薛天民也走出了寺院,后来读完小学就参军入伍,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解放军战士。复原后,他又回到了这里安家居住,结婚生下了薛兰和她的弟弟妹妹。

        时光荏苒,慈照寺历经风雨,破败不堪,大殿、山门都已坍塌。但这是家乡故土,一直是薛兰心中难以忘怀的地方、魂牵梦萦的家乡。2019年春天,薛女士决定重新修缮慈照书院,她深知这座书院不仅承载着家族的记忆,更是几百上千年来马场古村的历史标记,也饱含着村民的质朴情怀。她想法设法、筹措资金,落实规划,按照清理寺庙地基时发现的碑帖记载,修旧如旧,保持了历史建筑物的原貌。经过半年的重建,山门、钟鼓楼、东西厢房、大殿都恢复了原来的样貌,总建筑面积大约300平方米。修复后的慈照书院花木扶疏,环境宜人,虽然没有了钟鼓之声,但却成就一首了无声的诗,诉说着过往的故事。

慈照寺重生:古韵新篇慈照寺重生:古韵新篇慈照寺重生:古韵新篇慈照寺重生:古韵新篇慈照寺重生:古韵新篇慈照寺重生:古韵新篇


慈照书院的恢复重建,不仅是对家族记忆的追寻,更是对历史文化的传承和保护。这座乡村书院的修缮,也给群山环抱的古村落马场贴上了一道靓丽的标签,亦将成为民间保护文物的先例,受到了古村落专家渠岩教授的称赞。

        薛兰女士的功德,不仅仅在于她修复了一座古书院,更在于她唤醒了人们对历史文化的记忆、尊重和传承。我们希望以此为启点,引领全社会的高度认识与重视,充分调动民间及社会各界力量,把徐州乃至更广大区域的古村落、古建筑保护好、利用好。让更多的人们感受古迹的韵味和魅力,展现当代徐州的大美风采,也期待慈照书院的书声再次回荡在古村的上空,唤醒人们对历史的深情回望。



        作者:孙培棠

         摄像:薛兰

        编辑; 丁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