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三中全会精神 以高标准促高质量发展
刘惊铎——解读
——这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和中共中央 国务院《国家标准发展纲要》等108部法律法规中反复强调的“高质量发展,需要高标准支撑”的最新诠释;这就为“国家标准发展战略”的实施打开了广阔的时空。在迈上高质量发展之路,高质量对外开放中,我国亟需制修订一批关涉民生、外贸、安全领域的高标准及其体系,亟需一大批高水平、高质量的标准化总监等高标准人才集群。
全会最重要的成果,就是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
《决定》共提出300多项重要改革举措,都是涉及体制、机制、制度层面的内容,其中有的是对过去改革举措的完善和提升,有的是根据实践需要和试点探索新提出的改革举措。
《决定》明确强调:推动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有力。坚持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
不断健全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建立健全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确保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确保党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决定》坚持把高质量发展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对经济和民生领域改革作出全面部署,分量很重。
《决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明确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决定》强调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是一项重大改革任务。《决定》明确了三方面关键改革举措:一是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包括统一规范、信息共享的招标投标和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体系,一体衔接的流通规则和标准等。二是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要素市场制度和规则。三是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包括完善产权保护、信息披露、市场准入、信用监管等制度。《决定》特别提出,防止和纠正利用行政、刑事手段干预经济纠纷,对侵犯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和合法利益的行为实行同责同罪同罚。
——这就要求各行各业从传统的生产、贸易形态,加速迈上依法、以标准进行治理和监管的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新轨道。
《决定》强调,健全推动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决定》提出完善战略性产业发展政策和治理体系,完善促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政策体系。《决定》强调要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强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这些都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这些都是依法、以标准进行治理和监管的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应有之义。
《决定》强调: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完善现代市场体系、推进要素市场化改革,深化国资国企改革、鼓励发展壮大民营经济,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不断完善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制度环境。——这就为国家标准化发展战略的市场化推动体制机制创新,打开了崭新的发展空间。
刘惊铎(Liu JingDuo)男,籍陕西眉县,当代中国学者、生态体验理论创始人、华标生态教育研究院(SEEDII)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学博士,同时担任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博导、澳门城大教授博导、泰国清莱皇家大学和泰国格乐大学教授博导等多所世界名校的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入选《当代教育家辞典》《世界优秀专家人才名典》《世界人物辞海》。
本期编辑:丁健